第五百二十七章 试探性进攻
硕额图派去北山隘口的统领名叫詹班,满洲镶红旗人。 詹班早年间是代善十分看好的一个将领,后来因为站队问题被排挤,转而倒向多尔衮兄弟。 如今詹班却是在阿济格的心腹硕额图帐下做事,可谓是阿济格的嫡系。 他的身上早已没有太多镶红旗的印记,完完全全就是阿济格的一个好奴才。 哪怕是阿济格现在给他一把刀让他捅进代善的心脏,他也不会有什么犹豫。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将领他当然明白硕额图派他去北山隘口的用意。 这处关隘的地理位置实在太过重要,要想从北面往汉中去,则必须要通过北山隘口。 硕额图是一个十分谨慎的人,在弄清楚北山隘口的虚实之前是不可能贸然进兵的。 所以硕额图只拨给了詹班五千人。 这个数量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效果如何完全看詹班怎么用。 当然硕额图也没指望詹班靠着这五千人一举拿下北山隘口,逼出驻防明军的实力才是他的真正目的。 詹班率部抵达北山隘口后第一时间散出游骑兵侦查。 虽然之前清军已经对这一地带展开了侦查,但詹班还是更为相信自己的眼睛。 与上一次相比,这次明军显然已经在隘口关键的位置搭建了营寨。虽然木制的营寨远不如堡垒坚固,但在这种地形也是极为难以攻打的存在。 不过詹班还是得探一探明军的究竟。 他派出五百人对营寨展开了试探性的进攻。 明军也对他们的进攻做出了回应。 无数的箭矢从高处射来,将一些动作较慢的清军士兵射翻在地。 但绝大多数的清军士兵可谓是训练有素。他们在第一时间举起盾牌,护住了自己面部要害。 随后他们稳步向营寨寨门推进。 明军随之使用了震天雷。这玩意的威力极大,在人群之中爆炸不但可以炸断清军士兵的四肢,还能震伤他们的内脏。 清军士兵显然毫无准备。 他们的盾牌可以挡住飞来的漫天箭矢,却对爆炸的震天雷毫无办法。 随着一声声惨叫传来,五百名冲锋的士兵已经死去大半。 詹班面色变得铁青。 毫无疑问明军的准备十分充分,他们在隘口修筑营寨,把士兵全部搬到营寨之中,利用地形的优势对清军展开打击。 他们使用的火器更是杀伤力十足,血肉之躯在其面前显得十分脆弱。 只一轮进攻詹班便损失惨重。 只是他不能就此退兵。 硕额图叫他来不光是探听明军虚实的。不然拨给他几百人足以,为何要给他五千人? 硕额图是希望他在侦查敌情的同时能折损一些明军的实力。这样硕额图再率部攻打时受到的阻力自然会更小一些。 詹班如何不明白这个道理。 大的功劳自然是要留给上司的,不然上司想要搞你有一万种方法。 可他现在实在想不出什么太好的办法。只靠堆人数显然无法对明军造成威胁,反倒是涨他人士气灭自己威风。 思来想去詹班决定命令士兵搭造简易的投石机。 投石机的构造并不复杂,很早之前满洲人就掌握了其制造方法。 相较于红衣大炮,投石机的威力自然要低一些,可造价也要便宜的多。 而且制造周期也很短,稍有经验的士兵就可以制作。 虽然投石机对坚固的城墙束手无策,但用来对付木质寨墙还是没有问题的。 见鞑子停止进攻,刘芳亮也命令士兵停下来休息。 他当然知道鞑子不肯善罢甘休。从鞑子的举动来看他们似乎是在赶制一种攻城器械。刘芳亮并没有在辽东和鞑子交手的经验,故而并不知道鞑子现在赶造的就是其最为擅长使用的投石机。 等到鞑子将第一架投石机赶制完毕并投入到战斗之中刘芳亮才如梦方醒。 北山隘口或许缺乏火药,但绝对不缺乏石块。 事实上在这里各种各样的石块随处可见,甚至有的足足有磨盘大小。 见这些巨大的石块朝自己砸来,所有明军本能的想要去躲避。 投石机抛射的准确性并不高,但面对寨墙如此大的目标要想砸偏也不容易。 几轮抛射之后寨墙上已经被砸出了几个大窟窿。 刘芳亮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凉气。 看来是他掉以轻心了啊。想不到鞑子还有这么一手。 现如今是考验他的时候了。 鞑子赶制的投石机越来越多,如果不能及时想出一个应对之策,寨墙遭受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 而这些压力最终都会转移到明军士兵身上。 “用小炮轰,瞄着投石机轰。” 刘芳亮迅速的做出了应对。 在他看来小炮的精准性很高,只要能够摧毁这些投石机就能解除燃眉之急。 而且从之前的战斗情况来看,鞑子对于火器十分恐惧。 震天雷已经对他们造成了极大的威慑,而威力更强大的小炮肯定可以做到这点。 攻心为上。 如果能够让敌军军心涣散,对于己方的发挥无疑是有利的。 刘芳亮军令下达之后,士兵们立即遵照执行。 他们对于火炮的使用十分熟悉,很快便将炮口对准了这些投石机。 但听隆隆炮响,铅弹直朝这些投石机砸去。 清军之中有不少人见识过火炮的威力,见到铅弹飞来下意识的拔腿就跑。 铅弹从空中砸下,有的正好砸在投石机上将其摧毁,有的砸在投石机附近。虽然没有直接毁灭目标,但跳弹造成的二次伤害同样将不少清军士兵炸飞。 惨叫声不绝于耳,到处都是断肢残臂。 詹班的脸色煞白。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明军营寨之中竟然还会有火炮。 这玩意这么重,明军是怎么把它们搬到北山隘口的? 当然现在不是纠结这些的时候,现实就是如此詹班必须尽早做出决断。 火炮对投石机是完克,照这样打下去这五千人得被全部打完。 “撤军!” 权衡再三詹班还是做出了撤军的决定。 这个决定有些艰难,但在这种情势下却是最合理的选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