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风雨大宋在线阅读 - 第52章 若即若离

第52章 若即若离

    众人不熟悉烈酒的酒性,没多久便都酒意上涌,酒量最小的李兑,更是已昏昏欲睡。几人纵然心中不服,也只能散去,过些日子再与烈酒较量。

    苏绅到了儿子身边,见缺了一个杜中宵,奇怪地问:“酿酒的杜小官人怎么不见?”

    苏颂道:“他怕蒸酒那里出了差错,早早过去看着了。”

    跟着过来的王素大笑:“此子有些意思。我找他前来蒸酒,只是因为此事只有他做得,哪里真会把他当作匠人。到底是读书人,难得今日有缘,正该与别人谈些文章诗赋,怎么还去看着蒸酒。”

    说完,与几个人一起,到旁边蒸酒的小院,去看杜中宵。几个人都有酒意,便跟了过去。

    在这些人的眼中,读书人与普通人是不一样的,读书是主业,其他都是附带。就是王素自己,也只是让杜中宵来说一说蒸酒的办法而已,后边几天一直让他在这里,是存了提携的意思,并不是让他兢兢业业一直在这里看着。却没想到杜中宵敬业得很,竟把蒸酒当成事业来做了。

    到了小院里,却见杜中宵跟来时一样,靠在大树上,拿着一本书正看得入神。

    听到脚步声,杜中宵抬头见是众人过来,急忙起身行礼。

    此时王素酒意上涌,问杜中宵:“小友不在外面饮酒,在这里看什么书?”

    杜中宵恭声道:“回官人,是昨日买的前几科进士的诗赋集子,闲来无事看一看。小的读书是父亲自小所教,家学粗浅,比不得其他人。以前在家乡,难得见到这些,此时见了着实欣喜。”

    叶清臣笑道:“你到京城游学,怎么只看这些。这种书京城多有,尽管买了回去看就是。京城多少名流贤达,你该多读些圣贤书,四处请教,才不枉来京城一次。”

    杜中宵拱手:“官人说的是。只是学生一向拙于言辞,心中许多话,当面却不知说些什么,平白惹人耻笑。圣贤书读过,却没名师讲解,只好自己多用功。”

    叶清臣道:“若是用功,更应该读些经典。国子监新印的十三经注疏,甚是精良,你去习了来,仔细研读。我们这些人家里,哪个没些酒糟?你帮着煮一煮酒,闲时与馆阁官员多走动,强似自己在这里看这些书。不要怕没人理你,我们帮你说一说,总有慧眼识英才的。”

    王素也道:“让你来帮着煮酒,不是图这些好处。你终是读书人一脉,我们也寻些有见识的年轻人来,与你一起读书。不然你来京城,不是白走一遭。”

    杜中宵连连道谢。他是因为在外面有吴克久坐在一起,说不了几句正经话,不如过来看书,却没想到让别人来劝自己。也正是因为如此,别人看他忠厚老实,反而更乐意帮忙。

    如果是平常读书人,想见叶清臣、王素这些人一面也难。别人是因为李兑的关系,才让杜中宵有这个机会。此时佛教兴盛,杜中宵从酒糟中蒸酒,再施粥给穷人的做法天然讨喜,很多大户想照着做。其实单单是蒸酒省出来的那几钱,还未必放在王素这些人的眼里。

    众人都酒意上涌,你一言我一语劝了杜中宵一会,嘻嘻哈哈地去了。告诉杜中宵,他替几个大户人家蒸酒,人家准备些菜肴,请些馆阁清闲的官员来,教也好,交流也好,让杜中宵长些见识。馆阁官员清闲,但收入也低微,算是这些高官给年轻官员的福利。

    看着众人离去的背影,杜中宵有些茫然若失。其实此次来京,杜中宵目的非常单纯,就是为了准备科举,最重要的就是补足自己知识中的短板。一切为了考试而学,自己真正学到多少,他是不关心的。不过这个年代的读书人,像杜中宵这样功利的不多。大家读圣贤书,是要从里面找寻治国救民的道理,如此功利性,颇有些让人瞧不起。

    把手中的书本放下,杜中宵叹了口气,看着天上的太阳出神。

    出身农家,谁不想在朝中找个靠山,以后要少走多少弯路。只是杜中宵明白,在这个时代找靠山是需要代价的。从参加发解试开始,读书人要想走上科举之路,都要找保人。保人不是挂名,出了问题是要负连带责任的。中了进士,做了官之后依然如此,除了依次升迁,很多时候都要高官保举、

    这个时候正是君子小人之争兴起的时候,一个不小心就卷进了党争的漩涡里,更要命的是杜中宵根本就不清楚哪个是君子党,哪个是小人党。君子党什么时候得势,小人党什么时候得势,就更加不清楚。

    远离党争,明哲保身,是杜中宵给自己定的原则。不到深深卷入朝争的时候,绝不明确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不做别人党争的牺牲品。所以此次入京,杜中宵就真地是为科举,来收集必要的资料,找经验丰富的人士学习经验来的。

    跟王素等人若即若离,是杜中宵故意的,这是他在这个时代的求生之道。此时君子小人之争正在兴起,新党旧党尚示成形,这才是正确的道路。别说是杜中宵,就是后来新旧党争的代表人物,比如王安石和司马光等人,实际上也远离君子小人党争的漩涡。

    却没想到,杜中宵越是对这些从人物表现得若即若离,他们越是觉得杜中宵淡泊名利,印象反而越来越好。杜中宵叹了口气,京城虽好,不是久待之地。

    出了王素家门,苏绅对苏颂道:“杜家小官人甚是有意思,今日高朋满座,正是在诸位官人面前露脸的时候,他却一个人跑去看书。前人科举文章,有什么可看的。”

    苏颂道:“不是如此。我跟杜小官人聊过,他生于不地方,是真地没有看过这些。现在离着下次发解只有一年时间,真地有志于本次科举,现在委实是用功的时候。”

    苏绅点了点头,这倒是他没有想过的。他们这些人家,当然理解不了杜中宵那些人的艰难,想不通读书人怎么会连那些书都见不到。

    想了一会,苏绅对苏颂道:“这个杜中宵,头脑清楚,做事极有分寸,若是中进士,未来必不是寻常之辈。左右你近来无事,一样要准备科举,日常多与他走动一些,议论文章。如今西北战事艰难,朝中暗流涌动,怕是要有大事发生。唉,你与那些喜欢闹事的人物疏远一些。”

    苏颂拱手称是,道:“我看杜中宵制酒甚有意思,从酒糟中蒸酒,发前人所未想。这些日子,我便与他一起蒸酒,准备举业,岂不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