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反正之期将至,一花一世界
房门一开,便被曹正华的身影挡住,透过云层已经很昏暗的月光也照不进来了。 曹正华不紧不慢地走进屋,后面跟着金生魁。待他转过身来,刘兴祚等人才看到他脸上淡淡的笑意。 看曹正华的神态,没人相信他是刚神不知鬼不觉地杀完人,倒仿佛出去散完步,心情很不错的样子。 刘兴祚赶忙施礼,神态愈加恭谨。不过,干掉了王丙,一是为反正扫清障碍,其次也算是他的投名状,他的心也更加安稳。 “还有十余日,便是大举之期。”曹正华落座后,郑重说道:“刘将军献复州是一大功,若我军登陆能截断建奴退路,予以重创,又是泼天功劳。” 大贝勒代善率两红旗在新金一线防御辽南明军,如果复州突然被占,从侧后方的袭攻,很可能使其遭到沉重打击。 这样一来,也实现了刘兴祚想建大功的初衷。 刘兴祚用力点了点头,说道:“城中还有李永芳的长子,但若一并除去,恐引起建奴怀疑。” 刘兴仁接话道:“李延庚嘛,庸碌之辈,派人看牢他也就行了。” 曹正华想了想,说道:“现在不必太过布置,只掌握切实可靠的军官即可。等到举事的前一两天,再加紧行动,或是封城,或是——” 看到曹正华习惯性的下切动作,刘兴祚犹豫了一下,说道:“若是能生擒李延庚,岂不是更好?” 曹正华眨巴眨巴眼睛,微笑颌首,说道:“献俘阙下,让万岁开心高兴,确是个好主意。” 刘兴祚呵呵一笑,转头对金生魁说道:“金先生与李延庚的文书较熟,监视他的任务就让您受累了。” 金生魁拱了拱手,笑道:“受累谈不上,将军放心即是。” 刘兴祚点了点头,看向刘兴仁,说道:“明日押运批物资的事情,就由三弟去做吧!” 刘兴仁刚要答应,曹正华眼珠一转,建议道:“刘将军不妨亲去,来回不过数日时间,既误不了这边的事情,又让建奴更加放心。” 刘兴祚眨着眼睛,观察曹正华的表情,觉得他不是试探,又小心翼翼地问道:“在下亲去,合适嘛?” 曹正华点了点头,说道:“某觉得很好。如此举动正可表现出将军的忠心,纵有人觉察出些异常,也会打消怀疑。” 刘兴祚当然知道自己亲自押运的好处,正如曹正华所说,表现得忠心坦荡,确实对反正举事很有利。 确定曹正华不是试探,刘兴祚暗自松了口气。这般相信他,让他心中对反正和反正后的待遇更加笃定。 “我欲派五弟兴治前往长生岛,培植亲信,准备迎接大军登陆。”刘兴祚向曹正华征询道:“曹大人派个兄弟一同前去,指导下兴治。” “可以。”曹正华正有此意,见刘兴祚如此知趣,立刻点头同意。 众人又细细商议一番,方才离开分头行动。 ……………………分隔线…………………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相隔千里,通个信息又是陆路,又是海途,朱由校知道遥控指挥是万万不成的。 所谓的运筹帷幄之内,决胜千里之外。或者是夸张,或者是指战略上的布署,而不是具体战术的实施。 确定了反正行动,朱由校便交给袁老师制定具体计划,指挥实施。他只负责从战略层面上协调辽镇、津镇进行配合和策应。 当然,武器弹药、粮草物资的供给更为重要。所谓皇帝不差饿兵,所谓甲坚兵利,后勤才是胜利的保障。 煤钢联合体又传来了好消息,下属的兵工厂打造出了第一批燧发枪,经兵部检验合格,已经运往天津港口。 样枪是在两个月前呈上御览的,朱由校试用觉得不错。 但真正量产,却耗费了两个月时间。不过,这到底是个好消息,明军越快换装,胜利的时间来得越早。 广东兵器火药局也在不断增加产能,广州市舶司的收入全都投了进去。生产制造的火枪几乎全送往了贵州,使得平叛明军的实力在不断增强。 红夷大炮的制造稍微放缓了一些,这是朱由校的意思。 自从制造出有弹托的炮弹之后,他的思路延伸到了红夷大炮,延伸到了海军、海战,认为红夷大炮要进行有大明特色的改变。 当时的观点认为,火炮打得越远越好。这样的结论,不能说是错的,可也不完全对。 在陆地上还好些,火炮有稳定的支撑,射击的准确程度还是比较高的。 可在海上,船行颠簸,又不是后世的带观瞄调整设备的高级火炮,前膛火枪的远距离的轰击中,精确程度很感人。 而基于射程越远越好的观点,才造出了炮管长、装药多、膛压高的红夷大炮。要达到这样的目的,炮管造得是又长又厚,就使火炮的重量相当惊人。 在木质的帆船上,因为承载力的原因,笨重的火炮只能往下层甲板装,而且数量还不能太多,上层甲板就只能安装轻型的舰炮。 远距离既打不准,又使战舰能装载的火炮不多,朱由校认为这是认识上的误区,进行改变完全可以改变这样的情形。 在朱由校的设想中,如果不追求很远的射程,而是把炮管造得短一点、薄一点,火炮就会轻许多,海军战舰也就能装载更多的火炮。 弹托的发明,使炮弹和炮膛的配合精度大为提升;缩短了炮管,却可以加大口径,射出更大更有威力的炮弹。 反正重型的红夷大炮说是能打几公里,可你打中了算哪!全靠运气的炮轰,其实就是个气势。 根据朱由校搜集到的情报和信息,真正的海战,舰船之间的实际交战距离,通常都在几百米之内。 既然是这样,朱由校也就坚定了自己的设想,下旨令广东兵器局铸造身管较短、口径较大的火炮,并命名为海威重炮。 按照广东兵器局铸造的样炮数据,海威重炮的重量只相当于同口径的红夷火炮的三分之一,在三四百米的射程内,威力却是相当。 这就妥了。朱由校给沈有容去了密信,告诉他新式火炮的数据。话不用多说,大炮上刺刀,用数量压倒敌人呗! 说到大炮上刺刀,京师的兵器火药局又开始制造三、五百斤的佛朗机炮。 尽管佛朗机炮的射程和威力都有所欠缺,但射速却是不可置疑的优势。三、五百斤的重量也属轻炮,配上合适的炮架炮车,一匹马就能拉着跑。 没错,这就是给骑炮兵专门提供的装备,以打霰…弹为主,对敌人进行近距离的快速轰击。 按照骑炮兵最新训练情况的报告,从赶到战场,到架炮轰击,大概只需要半分钟。 这已经是非常惊人的速度,可以想见在激战厮杀的战场上,骑炮兵突然赶到,架起火炮在极短的时间内向敌人喷射出成千上万的弹丸,形势会有怎样的变化? 朱由校刚刚造出了一辆随炮行进的弹药车,正洋洋自得地看着自己的作品。嗯,木头的,缩微型的。 李成成仔细打量着,笑道:“皇爷是给小王子小公主打造的玩具吗?精巧得很,可以用羊拉着跑吧?” 朱由校眨巴眨巴眼睛,呵呵笑道:“朕明日再打造能推着走的婴儿车,以后还有骑的小木马。嗯,还有……” 李成成看着沉浸在想象中、笑得开心的皇帝,想到不久的将来,就会有可爱的小王子或小公主增添快乐,也不禁抿起嘴角,为皇帝而高兴。 王体乾在旁恭谨地侍立,脸上洋溢着比皇帝还开心的笑容。 讲述了半晌,朱由校哈哈一笑,收住了话语。意犹未尽地拍了拍弹药车,皇帝眼中满是柔情,似乎有小婴儿正躺在上面。 终于收起了暇想,皇帝迈步走出了工作间,在阳光明媚下,随意地漫步在皇宫之内。 “皇爷。”王体乾谄笑着凑近,说道:“今儿又是杨太医入宫例诊,很快就会有好消息回报。” 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一个月的时间过得真快,朕都不记得日子了。” 突然停顿下来,朱由校似乎想起了什么事情。 一个月呀,也不知那帮家伙怎么样了,该去看看了呀! ………………… “宋先生——”徐孚远恭敬又柔声地呼唤,即便是面对有些蓬头垢面的宋应星,也不改态度。 宋应星正专心致志地在一个小锅内熬化猪油,旁边的桌案上还堆放着一些不明物质。 锅内的猪油全部融化,宋应星往里面加了些石灰,用一根木棍搅拌良久,才懒洋洋地转头,不耐烦地问道:“什么事?” 徐孚远陪着笑脸,说道:“请问宋先生,某往石灰水中吹气,先是浑浊,后又变清,到底怎么回事?” 宋应星翻了翻眼睛,斜睨着徐孚远,鄙视道:“书上有解释,自己看去。” 徐孚远苦笑了一声,说道:“在下没看懂啊!” 宋应星哼了一声,说道:“把书看上几遍,自然就会懂的。你莫要有投机取巧的心思,那样将一无所获,白白浪费了这次机会。” 徐孚远挠了挠头,还想再问,却被一声突如其来的尖叫给打断了。 这一排屋子是各种实验室,或者叫工作间。 声音是从旁边屋子传出来的,徐孚远记得那是张以太在里面忙活儿。他以为出了什么事情,赶忙快步奔去。 赶过来的有好几个人,推开门,就看见张以太手舞足蹈。看他的神态,刚才的尖叫,形容得不太确切,应该是惊叫,或者是喜悦至极的高呼。 “张兄。”徐孚远上前几步,拉着张以太的袖子,急着问道:“可是哪里烧伤、割伤了,要不要叫医生过来。” 朱由校早料到这帮人在开始做实验时手忙脚乱,难免有个小伤小意外的,特意安排了医生在此照顾。 张以太哈哈大笑,推开徐孚远,说道:“叫什么医生,某啥事儿也没有。” 说着,他将手中的小物件让徐孚远看,喜不自胜地说道:“原来世界上果真有眼睛看不到的小东西,一滴水里竟也奇幻莫测。佛家有言:一花一世界。还真不是秃驴在胡说。” 能看到水中的微生物,至少需要放大两百多倍的显微镜。历史上是列文虎克用自己磨制的单片显微镜第一次观察到的。 而张以太看过虱子的狰狞样子后,对显微镜萌发了超乎寻常的兴趣。他倒是很聪慧,专门研究书中的光学原理后,也开始自己磨镜片。 科学院里不仅有痴狂学习的文生,还有铁匠、木匠、首饰匠等等,专为他们这些笨手笨脚的家伙打造应用之物的。 而首饰匠就有磨制宝石的工具,以及相关的技术。 张以太看首饰匠工作了几天后,对磨出的镜片不甚满意,开始自己动手。 而今天的这个显微镜,可是张以太没日没夜忙活了大半个月才完成的,书中所描述的最简单的复式显微镜,终于让他知道了另一个世界的存在。 徐孚远拿过显微镜,对着玻璃片儿的水滴观察起来。 张以太还是意犹未尽,向着进屋的几个人兴奋地描述,“水中有许多极小的活的小生物,活的呀,既漂亮又会活动,有的如矛枪穿水直射,有的像陀螺团团打转,还有的灵活地徘徊、成群结队……” “只是一滴水里吗?”有人发出了疑问,“那我等岂不是天天喝到肚里无数的小生物?” “不信过来看哪!”张以太对此人有些鄙视,翻着眼睛说道:“喝到肚里又如何,这么多年了,咱们不是照样好好的。 徐孚远拿着显微镜,发出了惊讶的声音,“果然是呀,可是让人做梦都想不到,竟然还有眼睛看不到的世界。” 众人将信将疑,上前挨个观察,与徐孚远的表现差不多,震惊又难以相信。 张以太撇着嘴,翻着眼,觉得这些家伙都是土包子,大惊小怪。其实,他也是第一次看到,只不过读书时知道,也同样的难以相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