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盛唐血刃在线阅读 - 第五十二章搂草打兔子

第五十二章搂草打兔子

    从黄河水运逆流而上,这是陈应一拍脑袋决定的事情,然而事实上走了刚刚走了两天,刚刚抵达屈县,陈应就遇到了麻烦。

    屈县也就是后世的吉县,吉县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景点,估计大多数国人都曾听说过,黄河壶口瀑布。

    县船行至孟门,再往北五里就是壶口瀑布,虽然距离五里,可是巨大瀑布声让陈应一拍脑袋,陈应居然望了这一茬。

    事实上,黄河可以通行水运的地方仅仅局限于中下游地区,别说漕运船,就算是后世的汽艇,恐怕也没有办法逆流而上黄河壶口瀑布。

    如今,陈应只能望着壶口瀑布兴叹,暗道:“失策!”

    然而,行至此时,却丝毫不见孙敬初的慌张。

    陈应所不知道的是,黄河水运最大的水运障碍是壶口瀑布,通过壶口瀑布的方法是“旱地行船”。在当时的条件下,这可能是水上运输通过壶口瀑布的最佳选择。不过劳动人民智慧是不可忽视的,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从孟门渡向东一条宽约五六十步的壕沟,这条壕沟莫约三十余里,直接绕开了壶口瀑布,这样以来,虽然转道有些繁琐,不过却让陈应的担忧一扫而空。

    由于这要壕沟宽度太窄了,就连陈应的坐船“万安号”也没有办法通行,无奈之下,陈应只要移居一艘小百石船上,晃晃悠悠,总算过了壶口瀑布,陈应此时也没有心情欣赏壶口瀑布,他此时恨不得可以插上翅膀,飞到灵州,你看看那个可人的小人儿。

    不过,当陈应一行刚刚抵达莆县境内,又遇到了麻烦。莆县县令李瑞挺来到陈应面前嚎嚎大哭,求陈应助其剿匪。

    陈应被弄得满头雾水,望着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李瑞挺道:“李县令先不忙哭,到底怎么回事,你细细道来!”

    李瑞挺哽咽道:“请陈大将军帮助下官剿匪,这日子简直没法过了!”

    原来,秋收刚刚过。莆县刚刚收上来的税收,刚刚运进官库还没有捂热乎,就被四里八乡,数千名土匪将这数万石秋粮一抢而空,如今丢了税赋,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李瑞挺要么带人把粮食找回来,要么自己填补这个窟窿,否则他就可以抹脖子上吊了。

    正所谓穷山恶水出刁民,这个莆县在吕梁山南端西麓,地势东高西低,东、南、北三面环山。东北部有泰山梁、牛槽山、菊花山、木岭山,东部有桃卜山、石门山、太山、白头山;北部有五鹿山、五龙洞;南部有石头山、豹子梁、五股山。东西川绕,七垣展布,八河纵横,沟壑交错。五鹿山枕其北,石头山列其南,姑射山环其东,昕水河贯其中,是临汾通往西山几县的门户。南北凭百里之隘,东西辟一线之天。故有“诚河东之咽喉,亦西秦之门户”之称。

    这里简直就是土匪的天堂,随便一个山沟一钻,找都没有地方找。关键是围绕着河东这块地方,在这短短三年时间内,先后爆发了李渊南下征讨隋朝之战,然后又是刘武周之乱,南接着是陈应平定刘武周之乱,再后来又是李建成与窦建德在河东打得头破血流,这么多场仗打下来,自然是死伤枕籍,但是更多的则是逃兵,这些见过血杀过人的逃兵,自然无法做回良民,他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化身为土匪。

    更何况吕梁山区有着浓厚的土匪文化传统,很多都是百年积匪,数代人的经营,根深蒂固,这里的老百姓半匪半农,地主、豪强更是跟土匪串通一气。在前隋朝的时候,以及武德元年的时候,都曾下大力气去围剿,结果每一次都闹得灰头土脸,不了了之。

    因为在那些穷山恶水中剿匪,他们是离不开地主豪绅的支持的,而地主豪绅又跟土匪串通一气,那还剿个屁啊!

    不过现在,那些土匪遇上了对手。因为陈应向李渊要了五万人马,光靠打败西突厥不难,吞下西域也不难,可是这点人马要想在西域站稳脚跟,可没有那么容易。西域整体民风彪悍,这里绝对是良人的禁区,恶霸的天堂。一旦大唐向西域移民,估计迁徙三五十万也会在短短几年或十数年的时间被杀得一干二净。

    可是土匪就不一样了。他们敢杀人,有血性,给他一把刀,他们就敢上去玩命。这简直就是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

    现在这些土匪,就是陈应眼中的香饽饽。

    不过,陈应并没有当既表态,而是沉吟道:“本大将军军务繁忙,无暇他顾,剿匪这事……”

    李瑞挺一听这话,如同跌入冰窖。他丢了三万余石的税粮,这点粮食虽然不多,可是却要了他的老命,这个李瑞挺可不是出身世族门阀,可以依靠家族帮助,拿出三万石粮食填补这个窟窿,无论是治下匪患严重,还是丢了税粮,都可以轻轻松松摘下他的乌纱帽。

    年过半百才混到七品正县的位置上,临了又出了这档子事。这简直就是要了他的老命,回想着前半生的坎坷历程,当牛作马,任劳任怨好不容易熬到了这个位置上,一朝罢官去爵,就回到解放前了。李瑞挺越想越是委屈,越想郁闷,他的眼睛又不争气的流出来了。

    “哎呦……李县令,你这是怎么了,怎么还哭上了?”陈应哭笑不得的道:“本大将军没说不能帮助贵县剿匪,关键是名不正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若是你按我说的办,那么本大将军就帮助你剿匪。”

    李瑞挺闻言大喜,按照陈应所说的话,赶紧上长安急报。

    在李瑞挺的急报中,莆县土匪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居然袭击陈大将军的辎重船队,陈大将军不得已,只好反击。

    事实上,陈应剿匪的目的非常简单,就是要人。

    要一批有血性,敢打敢拼的人,替他守住西域。五万人马看上去不少,如果撒在西域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估计跟撒花椒面差不多。绝对百里没有人烟。

    同时,陈应又可以锻炼军队,陈应手中还掌握着一支见不得光的部队,既背嵬军。

    这支军队的钱粮支出,走的都是陈应的私帐。在帐面上并不存在这支军队,即使是军中各级将领,也全部委任为副职。比如刘统,如今他的勋官就是从四品轻车都尉,武散官则是宣威将军,实际上就是背嵬军统军。而寻相则是勋官上骑都尉,武散官则是明威将军,官职则是背嵬军副统军。

    现在背嵬军的用处并不是太大,陈应可没有忘记吐蕃。将来他需要与吐蕃好好掰掰手腕子,特别是吐蕃战神之称的禄东赞、论钦陵,陈应不把他们打出屎,就对不起自己穿越这一回。要与吐蕃交手,一般大唐军队根本就用上,不能适应高原反应与山地作战的部队,去多少都是送菜。

    历史上薛仁贵败就败在大唐军队不能适应高原反应(老程去过新疆,高原反应半个月没有下床),在不适应高原反应的军队,十成战斗力,连半成都发挥不出来,不打败仗才是怪事。只要弥补上高原山地作战这一块的短板,大唐才算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事实上大唐一朝,吃亏最多的不是突厥人,不是吐谷浑人,也不是高句丽人,而是吐蕃。当然高句丽山区,也给大唐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一支能适应高原山区作战的军队,绝对可以轻松拳打吐蕃,脚踢高句丽。

    为此,陈应对背嵬军寄予了厚望。不过,如今背嵬军还与陈应目标差距太大。陈应始终相信,好兵都不是练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背嵬军可以先用这些土匪练练手。

    由于洺州运来的河北籍的夏国降军,最多七八天功夫就可以抵达莆县了,陈应现在是时间紧,任务重。

    为此,陈应下达命令给背嵬军:“三个月之内结束吕梁山区匪患!”

    刘统和寻相都是有志向的人,他们还都想着封妻荫子,建功立业呢,怎么可能被一群土匪束缚住手脚?

    虽然剿匪也算军功,可是这个军功比打突厥差得远了。为了早日脱身,背嵬军下手也比较狠。

    首先,背嵬军先派出信骑,将传单送到每一个有土匪活动的山头。同时还动员一些跟土匪有来往的开明士绅上山去向土匪们宣传当下的政策,要求土匪在接到传单三天之内,向背嵬军放下武器投降。然后视情节轻重判决,情节较轻的回家种田,情节较严重的进劳改营,民愤极大的……那就对不起了,流配三千里,终身不得回乡。

    由于政策得当,再加上陈应横扫中原歼灭近十万郑军和十数万夏军的赫赫战功,大批土匪选择了向背嵬军弃械投降。登记身份户籍之后,准备回家种田,可是,他们这些土匪绝没有想到,陈应压根就没有打算履行约定,这些土匪有一个算一个,全家老小,全部打包,登上北上的漕运船。

    为此,陈应一箭未发,莆县地区的土匪一下子少了一半,很多山寨走得一个都不剩了。但并非所有土匪都这么配合,很多土匪自知罪孽深重,拒绝投降,还四处袭击,试图顽抗到底。

    这下陈应怒了,娘的给你点阳光就想开染坊,门都没有。

    骁骑军、陌刀军、射生军全部出动,在每一条山路上都建立封锁线,将土匪下山的通道通通堵死。同时动员山村里的老百姓外迁。

    这穷乡僻壤的,真不是什么生存的好地方,还是走出大山到外面去吧,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陈应提出一丁可以获得一百亩良田,一家满五口人,可以获得耕牛一头,羊五只。在山区里穷了一辈子的老百姓,对官府的信任还是蛮大的,有机会迁往山外的花花世界,自然是求之不得,于是莆县地区很多村寨都空了,连个人影都找不着了。

    不光是莆县,就连屈县、临汾附近的村寨全部被陈应打包一扫而空。

    反正在陈应眼中,这就是搂草打兔子,他最不缺的就是人口。

    你们不是亦匪亦民吗?现在老子就收缴枪械将人口迁到外地去,看你们怎么折腾!